环院智慧!李晨曦助理教授在气相分子成核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晨曦助理教授与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的Ruth Signorell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气相分子相态变化的初始过程(即成核过程,nucleation)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How volatile components catalyze vapor nucleation”为题于2021年1月13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
气相成核是指气相分子相互结合,生成可以自发生长分子团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是大气中新粒子的来源,也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理解成核过程对分析大气中颗粒物的气候与健康效应,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发现,在单一物种成核体系中加入另一种高挥发性的物种,可以极大地提高成核速率。阐释这一现象的机理需要对成核过程中生成的分子团簇进行定量测量。在以往研究中,定量测量集中相互作用较强的物质(如空气中的痕量硫酸与碱性分子),而并没有涉及弱相互作用的物质(例如非极性分子与碳氢化合物)。这是由于弱相互作用的物质形成的分子团簇极为脆弱,在实验上定量测量这些团簇的组成与浓度极为困难。面对这一挑战,李晨曦与Ruth Signorell教授课题组在研究中独特地结合了拉瓦尔喷管,真空紫外光电离与飞行时间质谱仪,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分子团簇的完整性,使定量的动力学分析成为可能。该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结合了拉瓦尔喷管,真空紫外光电离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成核研究装置。
理解CO2的相变过程对碳存储技术开发、阐释火星大气的气象过程有重要意义。鉴于CO2的重要性,李晨曦助理教授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在研究中选取了CO2作为成核物种之一,研究了其与甲苯、水、正丁烷、正己烷及丙醇在成核过程中的互动。研究发现,CO2在本质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与其它分子形成过渡性的分子团簇,通过伴侣机制(chaperone mechanism)极大地加速了成核过程。甲苯在CO2存在时生成分子团簇的质谱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成核过程中首先生成的分子团簇是纯甲苯团簇,然后这些分子团簇再通过CO2的凝结继续生长。
图2 甲苯在CO2存在时生成分子团簇的质谱图随时演进
本研究揭示了气相分子在成核过程中形成分子团簇的重要细节,打开了定量研究弱相互作用物质成核过程的大门。实验结果不仅揭示了若干含CO2的二元体系的成核过程,对完善成核机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ETH Zürich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单位,李晨曦助理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3/eabd9954
作者简介
李晨曦博士201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12-2014年参加‘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任教于云南临沧市幸福镇幸福中学。2014-2018年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机械学院,并取得博士学位。2019-2020年在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任职博士后。2020年4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长聘教轨助理教授。李晨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气溶胶系统动力学,气溶胶的初始形成与增长过程, 颗粒物分析仪器与方法等方向的研究。
推荐阅读
全国仅10人,环境学院刘智卓获评“最美大学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精彩瞬间 快讯!赵一新团队研究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全国仅11篇!环境学院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2020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